发布日期:2023-07-03 10:23 信息来源:大数据发展中心
下黄村基本情况
下黄村坐落在石桥头镇东北部,居民沿车路横河两岸居住,石黄路贯穿全境,全村405户,1173人, 其中党员32名。全村常住人口1172人,村两套班子成员9人,下辖9个村民小组。
下黄村文化礼堂
下黄村文化礼堂建于2017年,礼堂使用活动场所总面积室内200多平方米,室外广场100多平方米,总投资30多万元,在设计中以乡贤黄濬(字壶周)为特色,建有礼堂、讲堂、文献展示廊、春泥活动室、文化舞台等,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设有专职管理员1人,免费开放时间为8小时/天,6天/周,共48小时,是村民用于集会、讲座、观看电影和演出活动的场所,通过举办各种形式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群众的精神家园。
石桥新村基本情况
石桥新村自2018年8月由石桥街村、前林村、后林村、后台门村四个村合并而成,村部坐落于石桥头镇西边(即原后林村村部)。新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总户数1056户,总村民人数2958人,有42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174人,党员115人。
石桥新村办公大楼设有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监、村经济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礼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村避灾安置点等。
大事记
1951年土改,后林村为石桥乡第7村。
1956年合作化时期,后林为曙光社。
1961年体制下放,后林名为后林大队。
1966-1976年文革时期,后林名为友谊大队。
1977年,后林并入石桥大队。
1979年,分出仍称友谊大队。
1980年,改名为后林大队。
1983年改制,名为后林村。
1992年,石桥头镇中心老人协会成立,由石桥街、前林、
后林、后台门、度甲头、中扇等6村筹建而成。
1951年土改,后林村为石桥乡第7村。
1956年合作化时期,后林为曙光社。
1961年体制下放,后林名为后林大队。
1966-1976年文革时期,后林名为友谊大队。
1977年,后林并入石桥大队。
1979年,分出仍称友谊大队。
1980年,改名为后林大队。
1983年改制,名为后林村。
1992年,石桥头镇中心老人协会成立,由石桥街、前林、
后林、后台门、度甲头、中扇等6村筹建而成。
1995年1月,长安东路建成,全长580m。
1995年10月,石井南路建成,全长220m
1996年1月,中兴路硬化建成,全长440米。
1999年10月18日,后林村首届联合工会成立,工会委员会由蒋友于、蒋招增、江梅芳、陈学斌、陈娇丽等五位同志组成。
2000年2月经土管、规划部门审批,位于长安东路南侧的村部综合楼动工建设,建设面积420平方米(五层),总投资23万,于2000年10月建成。
2003年9月28日,温岭市农办将后林村为2003-2007年全市“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中的整治村,开市村庄整治。
2006年2月26日,建成基层文化俱乐部(二类标准)。
2006年12日,后林村“各种彩灯”(民间彩灯,蒋照直)入选第一批温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3月13日,中共温岭市委授予后林村温岭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2007年2月26日,后林村建成2006年度温岭市二类标准基层文化俱乐部。
2008年4月24日,后林村的“糕人糕马”(雕塑类,陈春水)入选第二批温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25日,后林村蒋照直入选第一批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彩灯、龙灯制作)
2010年2月22日,市政府授予后林村为2009年度“信访和谐村居”荣誉称号。
2011年9月,省一级幼儿园-石桥头镇中心幼儿园建成,占地3400平方米,坐落于后林村沌田,石桥中学后边。
2014年6月18日,后林村的蒋伯尧入选第四批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彩灯)
2014年12月9日,温岭市民政局评定后林村已建成农村社区,并获得一万元的建设资金补助。
2015年11月26日,温岭市民政局评定后林村建成村居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基本型),考核评定合格,并获得建设以及运营补助资金二万五千元。
2016年7月,后林村污水处理管网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147.91万元,项目申请补助资金88.75万元,自筹44.35万,项目列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2017年1月,后林村新综合楼建成,建筑面积为1928㎡,建筑层数地上4层,地下1层。投入建设资金280多万元。
2018年8月,由石桥街村、前林村、后林村、后台门村四个村合并而成石桥新.
下宅吴村基本情况
下宅吴村位于石桥头镇林石线南侧车路横河西侧,现532户、1575人,行政区域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7.3亩,村集体年收入18.8万元,村集体资产111.9万元,党员39人,预备党员3人,村民代表59人。
村史由来
太平县,是温岭的古称。太平未置县时,今石桥头镇之大部分属于黄岩太平乡,为四十二都,下黄村、中央段等靠东境之数村属于黄岩太平乡,为四十三都。
太平练溪三都横古塘直下是夏天潮水泽定的海滩。先辈通过漫长岁月围涂将这片海滩开垦种植。在明未清初期间,先祖们在此定居劳作,因此将本地方留存,吴氏祖先首先居住到这片地上,所以将这地方取名为夏泽吴。后来相继居住了黄氏祖先,再将居住的地方取名为夏泽吴前黄里,再迁来赵氏祖先,居住地取名为夏泽吴赵家。
解放后夏泽吴村改名为下宅吴村,夏泽吴村历经近千年的历史演变及先辈们的共用努力,将破旧的面貌焕然一新。现已是一派新景象,下宅吴村依傍在林石线和石桥头镇人民政府南侧,人杰地灵,培育了很多杰出人才。
沙角村基本情况
巡检司是我国元、明、清代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一般设于关津要道要地,其功能性以军事为主,常简称为巡司。配置于巡检司的官员称巡检,官位等级并不高,归当地州县管辖,巡检统领相应数量的弓兵,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
太平未置县时,今石桥头镇之大部分属于黄岩太平乡,为四十二都,下黄村、中央段等靠东境之数村属于黄岩太平乡,为四十三都。明洪武年间,沙角即有盐场(时称“仓”,及至民国改称“坨”)。明朝宪宗成化五年己丑(1469),时任台州知府的阮勤以温岭地方辽阔,且诸山阻隔,府地难以辖管为由,奏请朝廷在南境太平、方岩、繁昌三乡置县。今石桥头镇属于太平县第三都,东境部分村属于第四都。沙角巡检司在第三都海角,旧隶黄岩县,在岐头山下。而岐头山,就是旗头山,《嘉庆太平县志》记载:“旗头山稍在莞山西南,一峰高耸,余以次比列,形肖展旗。下皆煮卤所在,聚土若屯。亦名岐头。”洪武初置巡司于此。洪武二十年(1387),临危受命开国元勋汤和领督查要务到台州,在方国珉(方国珍兄弟)子方明谦的建议下,主修兵力高达六千人的松门卫,下辖左、右、 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及楚门、隘顽二个千户所。石桥头镇至此成为真正的军事要地。在石桥头境内设置烽火台、巡检司。起初,该巡检司并非在沙角地段,而后由于战情需要才迁至的,这就是著名的沙角巡检司。墙垣周围一百四十丈,高一丈六尺,厅屋三间,吏舍一间,弓兵房三间,城门一座。旧额弓兵一百名,后裁减止存八十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沙角巡检司司城现址在今石桥头镇沙角村 “司边里”边上,大致位置就是大塘线边上。
沙角村是明朝时的海滨抗倭前线,戚继光带领台州军民,先后在宁海、新河、花街、上峰岭、楚门、隘顽湾、藤岭、长沙和洋岐等水陆与倭寇展开九次大战,九战九捷。沙角巡检司是古时军事要塞之地,在长沙一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杀敌数千,史称“台州大捷”。 自此后,倭寇元气大伤,再掀不起大风浪,沿海居民安居乐业。
历史沿革
1941年4月16日,日军进犯石桥;境界遭遇日军机扫射轰炸。
洪武二十年(1388),设沙角巡检司,始为军事管辖区。
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踞栅浦,掠沙角等地,乡民奋勇抗击。
嘉靖三十八(1559)四月,宁绍台参将戚继光率军至台州抗倭。次年,在沙角至隘顽所(今岙环)沿线追寇,没于海。
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戚继光大捷于沙角巡检司长沙地(今城南长沙村)。至此,倭寇不敢再扰。
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准台州知府阮勤奏,置太平县。境地隶属太平县太平乡。
崇祯十五年(1642),筑沙角浦、中扇浦等塘,至此太平三都地近海皆有塘。
顺治三年(1646)六月,清军入台州。南明鲁王败走海门,境地归入清版图。此后,沙角军事机构逐被地方化。
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颁“迁海令”,以绝郑成功。界以沿海三十里内迁,部分涉及时沙角地界。康熙八年(1669),始方展界,二十二年(1683),迁令除。
康熙十二年(1673),编为沙角村,为太平三都七大村之一。
乾隆二十八年(1763),改村为庄,地界属沙中庄,辖今石桥头南境多部,沿用至民国。
大甲头村基本情况
大甲头村,地处石桥头镇城区腹地,全村面积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亩,有8个村民小组,322户,988人,其中党员23人。2016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人均收入约22163元。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番薯等种植。近些年来,共获得……等荣誉称号。
村名由来
大甲头村,原名“大浃头”,又称“度甲头”。原属滩涂泥地,明清时为太平县太平乡第三都,民国时为南区石桥里。
清初时建埠头,设水运集市,为旧温岭南部重要经贸之地。名意为最大的水埠头场地。镇境主河官河、练溪相交于此。另称村以桥名,即大浃头桥。据清《光绪太平续志》载,大浃头,在石桥西,内外各一。多蒋姓,旧以产销豆腐为副业,主种水稻、兼种番薯、麦类。
历史沿革
明成化五年(1970)十二月,太平置县后,村域属太平县太平乡第三都;崇祯十五年(1642),筑沙角浦、中扇浦等塘,至此太平三都的近海皆有塘。
村域始有发展。
清初,建集市。地界为集市水埠头。康熙十二年(1673),编有山前村,村域从属。
乾隆二十八年(1763),改村为庄,地界属石桥庄。
民国十九年(1930),改村、里为乡、镇。石桥分桥东、桥西。村域属桥东。
1949年,废除保甲制。地界属箬横区石桥乡。
1950年,划归城南区。翌年,花桥乡人民政府建立,地界从属。
1958年10月,撤销区制,属箬横区人民公社……大队(营)。
下洞桥村基本情况
石桥头镇下洞桥村地处本镇西边,与城南镇相邻接,被我市最大的水库——湖漫水库环抱,是一个纯山区农业村库区村,81省道林石线穿境而过。全村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有8个自然村;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535户,1590人。其中党员45人,村民代表5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45亩,25坡度山地面积200亩,园地面积1160多亩,山林面积1280多亩。全村产业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种植番薯、杨梅、茶叶等作物。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9.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379元。2008年该村的千亩东魁杨梅示范基地被评定为省级——“兴林富民”工程;2009年又被台州市评定为农业特色强村;同年又被列为省待整治村,并顺利通过验收。2011年温岭市植物园落户该村,并于2011年10月20日举行了奠基仪式,植物园规划总面积为2600亩,一期核心区面积为600亩。2013年依托市植物园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2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5亩的湖滨湿地公园。2013年石景佳苑一期已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全村已有165户农户分配到房屋。石景佳苑二期工程房屋已于2017年完工并交付使用,全村171户农户搬入二期新居。近几年该村班子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获得好搭档、先进集体等荣誉。
东花桥村基本情况
东花桥村,以村委会驻地东花桥得名。辖东花桥、山南两个自然村。花桥地名,源于桥名。据《温岭县地名志》记载:其地古有河水花栏桥,桥板雕刻花纹,简称花桥。因与城北麻车之花桥重名,1981年改称今名东花桥,一直沿用至今。山南,因地处凤凰山之间南麓,故名。
花桥柯,宋、元隶属山前,明、清隶属第三都,民国初隶属石桥庄,民国20年(1931年)隶属石桥镇。民国29年(1940年)隶属松门区石桥乡;民国35年隶属石桥头镇;
民国37年(1948年)隶属松门区;民国38年(1949年)隶属箬横区石桥乡;
1950年4月隶属城南区花桥乡;1956年隶属石桥乡
1958年隶属箬横公社花桥营;1959年隶属城南公社石桥管理区;
1961年隶属石桥公社,改名花桥大队;1981年隶属石桥头公社,改名东花桥村
1983年隶属石桥头乡;1985年至今隶属石桥头镇。
东花桥村位于温岭市石桥头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约1000米,东邻上王村,南连土坦头村,西接中扇村。以蒋姓居多,蒋氏宗祠也位于东花桥。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641户1942人口,党员43人。全村耕地面积1046亩。2015年全村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5.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39元。村中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葡萄种植、绿豆面
生产为特色产业。在村两委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发展迅速,全村道路全部硬化,沿河排污重程全力支持五水共治。老年活动中心配备电视、棋牌等设施;党员活动中心配备电脑、投影仪等设施,极大丰富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河岙村基本情况
河岙村坐落石桥头镇西北部半山区,全村13个村民小组,分布三个自然村(河岙、湾里、山根洋)全村343户,总人口1025人(其中党员33位)耕地面积365亩,山林面积521亩。2017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人均收入15600元,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番薯、苗木等农作物150面。
村名简介:河岙村原名“河山”:明清时为太平县太平乡第三都,以贩小鮮、手绢、豆腐为副业。
河吞:因其地东南临沿海平地,北近山岙,古名河岙。清《嘉庆太平县志》叙山云“河岙本河岙”故名。位于石桥头西北0.8公里,110户、420人、有完小1所。湾里,此地处海湾里,故名。位于石桥头西北1.3公里的山岙里34户,164人。山根洋,因地处鸡冠山南山脚,杨姓故此演变为今名。位于石桥头北1公里,72户,270人。
阮岙村与陈岙村基本情况
阮岙村地处温岭市石桥头镇西北部,位于湖漫水库库区,全村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1.1亩,共有里山堂、上屋、马头、岭角四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86户,578多人,其中党员20人,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55万元,人均年收入16111元。忽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阳春三月正值梨花盛开的季节,百亩阮岙山头开满陈成片成片的梨花。近年来,该村村两委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利用二级水源地保护区优势水力资源和地势资源,发展无公害水果种植,梨为该村的特色产业,如今种植面积达200多亩,亩产达4000斤,可年产值达100多万。因种植的梨味香口感好、皮薄水分多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现在的陈岙,在明朝中期根本无名,是到处杂草荆棘丛生的荒野山沟。到明期中期,有户姓郑人家逃难至此,觉得这里风光怡人,就点火烧掉杂草荆棘,开进山沟,定居下来。勤劳的人家开荒种地,养鸡养鸭,一边开荒,一边种农作物,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后来,有好多的外地住户也不断搬进来,小山村慢慢热闹起来了。大家团结一致,继续开垦土地,筑路造桥,把原来的山沟改成溪坑,直遇下游的大溪流。当时姓陈的住户占多数,就改名为陈岙。
由于小山村的清净幽雅吸引了外村人,搬迁进来的住户越来越多。大家同心协力改造了良田400多亩,山地600多亩。这里经常受到土匪的扰乱,但村民同济二一致对敌,勤劳和睦相处,大家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是个温馨的小山村。
解放后,土匪没有了,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时代变迁,1956年间我们温岭县要兴修水利,建造湖漫水库,村里好多住户被迫搬迁他乡,剩下不到一百户人家了,400多亩的良田全成了水库的库底,村民只靠剩下的80亩山地过日子,由于人口的递增,勤劳勇敢的陈岙人在山靠山,向荒山进军,开荒种地,哪怕是屁股大的地方,只要有土质都开成小地,种上能适应山地生长的农作物,如大麦、荞麦、番莳等,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陈岙村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多,而运进运出成了大问题,每人都得挑着百来斤的货物翻山越岭。唯一的出路-陈岙领头进出,每天几个来回还解决不了问题。村书记蒋松冬毅然带领全村人在陈岙领头开凿隧洞,拓宽山路,让拖拉机、手推车能进出小山村,虽然隧洞不大也不长,可那时在温岭还算是居首位。对我们这么小的山村来说是个伟大的创举!聪明的陈岙人马上在山地上种成片的东魁杨梅,现已上市几年了,这杨梅无公害,个头大肉厚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还能闻名遐迩。我相信,我们陈岙人有经济头脑,勤劳勇敢,将来有更多的新事物等着他们去开拓!
上王村基本情况
上王村隶属温岭市石桥头镇,位于镇东北部平原地带,地形平坦,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据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尊奉周灵王太子晋为王氏开宗立姓之始祖。王氏公宗原出手省于泥马渡,康王时迁徙台州黄岩伦溪、王氏始祖元兴太公又于公元1353年携子古实徒居于此,距今六百六十多年。先辈们豪健俊伟,不辞劳苦,披荆斩棘,开荒拓地、繁衍生息,历二十余世,渐成如今之规模。
现全村辖2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704户,共2076人,其中党员50人,村民代表53人。上王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全村耕地面积1185亩,主要从事早稻、蔬菜种植。上王村文化特色明显,花灯制作技艺流传至今三百多年,其中王氏大花灯于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透产保护名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快速推进,村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上王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安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土坦新村基本情况
土坦新村位于石桥头镇东南部,省道淋石线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土坦新村有4个自然村,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74人,党员116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万元。
近年来,我村在市、镇各级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多项工作位于全镇前列,曾荣获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计划生育示范村、台州市文明村、温岭市和谐村居建设示范村居、温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双基工程”先进村、温岭市计划生育先进村、温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双基工程”建设示范标兵、温岭市“三八”红旗集体、温岭市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示范单位、温岭市治保会先进集体、温岭市关心下一代先进村、温岭市巾帼示范村、温岭市合作银行信用村、温岭市五星级廉洁村、温岭市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后续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温岭市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公益事业建设和环境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稳步健康地发展。
近年来,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生态环境。一是投入80多万元,对全村1800米环村主干道路、12条2000米次干道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15000平方米,硬化率达100%。二是投资42万元,建造村综合大楼,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三是投入8万元,安装了路灯49盏。四是实行农田格子化,投资45万元,建成6100米的机耕路,8630米的进排水渠。五是投资127万元,建造了一个蘑菇亭,一个小公园,一个休闲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内有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器具、凉亭、石雕寿星、不锈钢奔马及路灯、卫生箱、厕所等配套设施。六是庭院美化,投入3. 2万元在村民住宅区排屋前后砌上漂亮的花坛80只,种植5000多株各类花木。七是投入35万元,种植5190多株树木,公用占地绿化面积8604平方米,全村宜林地带绿化率达到90%以上。投入18万进行二次自来水改造,投入12万元环卫设施改造,全村改造了205户化粪池,改厕率达100%,投入30万元对全村的生活污水实行统一处理。又投入100万元进行河岸砌石、道路硬化、绿化及路灯安装,还要进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变了村庄面貌,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土坦新村2018年8月16日由土坦头村、桥浦村、斜路村、杨家浦村合并而成。土坦头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桥浦主要以农业大户为主进行大面积蔬菜种植。斜路主要以农业水稻种植为主。杨家浦原先是海边上的一个草坦头,后有箬横、石桥头镇上王村等几户百姓移迁到此居住,以垦荒、晒盐维持生计。当年此地和相邻的横湖、斜路经常受淹、受旱,百姓苦不堪言,地保、里正向县衙要求疏浚水沟,把官河水引入灌溉两岸水田。但因入河口对准杨家,有伤风水,且须挖水沟用到杨家两边的田地,遭到杨家村民的反对,当地村民与杨家村民发生了争斗,经县里调解,达成协议,河道走向由龙王定夺。双方择日后,县里派员,里正、地保、族长等一班人到龙王庙烧香礼拜,抬着香炉,从水沟口起,香炉的烟飘向何方,河道就走向何方。因烟随风吹动,所以当时的小河十分弯曲,斜路上面有一段十八弯。因为小河源于杨家口,从此这条小河就起名叫杨家浦河,又因这条小河流经此地中间,河东边叫浦东,河西边叫浦西。杨家浦地多人少,后来不断有百姓从本镇下黄村、杨家村、箬横镇彭林村以及乐清、永嘉等地陆续迁入,他们靠种交租田,给人扛轿、吹鼓手,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大多住的是茅草房,因此过去也叫杨家浦为茅草蓬村。解放后,无主的土地归属杨家浦人,从此杨家浦就有自己的田地可耕,但仍有较多村的土地贯穿其中,纵横交错,地形复杂,造成村民居住十分分散。1978年,为了便于机械化耕种,在政府的指导下,土坦乡搞格子化建设,把全乡错综复杂、互相交错的土地进行调整,杨家浦的土地就比较集中,村内不再有别村的土地贯穿其中。1996年,村里开展了旧村改造,把所有农户的住宅都拆迁至河岸两旁,迁移后对宅基地进行平整。这次旧村改造,不但大大改变了村容村貌,还净增耕地面积两百亩。
下洞桥村基本情况
石桥头镇下洞桥村地处本镇的西边,与城南镇相邻接,被我市1最大的水库——湖漫水库环抱,是一个纯山区农业村库区村,81省道林石线穿境而过。全村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有8个自然村;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535户,1590人。其中党员45人,村民代表5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45亩,25坡度山地面积200亩,园地面积1160亩,山林面积1280亩。全村产业以业经济为主,主要种植番薯、杨梅、茶叶等作物。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9.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379元。2008年该村的千亩东魁杨梅示范基地被评为省级——“兴林富民”工程;2009年又被台州市评为农业特色强村;同年又被列为省待整治村,并顺利通过验收。2011年温岭市植物园落户该村,并于2011年10月20日
举行了奠基仪式,植物园规划总面积为2600亩,一期核心区面积为600亩。2013年依托市植物园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2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5亩的湖滨湿地公园。2013年石景佳苑一期已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全村已有165户农户分配到房屋。石景佳苑二期工程房屋已全部结顶,并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有望在2016年底全村再有171户农户搬入二期新居。近几年该村班子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获得好搭档、先进集体等荣誉。
下宅金村基本情况
下宅金村原名夏泽金,位于石桥头镇淋石线南侧,东临沙角村和桥浦村,南接黄西岙,西与西城新村接壤,北邻石桥头镇建成区,本村90%以上为金姓,人口1300多人(农业人口人数1283人)总户数411户,村域总面积为1500多亩,共分为19个村民小组,党员33人,村民代表56人,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
下宅金村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全村以农业发展为主,大面积的各种农作物种植成为了村里的主要经济收入,而一片片田园风光也成了独特的乡村风景,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惠民工程,下宅金村因地制宜,2019年在村里开发建设A级旅游景区村庄—玫瑰村,把“一村一景”与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废除保甲制,地界属箬横石桥乡。1950年,划归城南区。
1951年,土改,下宅金为石桥乡第4村。
1956年,合作化时期,上半年下宅金为初级社,下半年合并为高级社。
1957年,撤销区制,属箬横区人民公社石桥乡胜利大队。
1961年,体制下放,下宅金为胜利大队。1966-1976年,文革时期,下宅金为胜利大队。
1983年,改制,改名为下宅金村,7月通电。1992年,村村通公路,村部大楼建成。
1993年,通自然水。1996年,用电标准村。
1997年,通有线电视。9月通电话。12月村老人协会成立。
1998年10月,二轮土地承包。2004年,村道路与淋石线接通硬化。
2006年,圆池头下游道路硬化。2007年,冬月夏泽金桥建成。
2008年,冬月夏泽金二桥建成。2012年,12月一事一议官河(车路横河)路硬化。
2013年,全村道路全部硬化。2014年,五月初八上桥头桥建成(夏泽金四桥)。
2019年,一事一议环山路硬化和A级旅游村庄景区正在建设。
杨家村基本情况
杨家村位于石桥头东北部,以姓氏得名。杨家村在解放后有十二村之称,后改名远光社以及杨家大队,直到1983年温岭市统一撤大队改村,至今用名杨家村。
杨家村位于石桥头镇东北部,东邻下黄村,西居上王村,背靠杨家后山,山的北面是浦吞村,石黄路是本村的主要道路。1998年进行水泥路面硬化,2001年市交通开通了温岭至箬横的客车路线,车路横河贯穿村主而过,是排涝抗旱和农业生产的大水缸、大动脉。
全村耕地面积686亩,山林27亩,辖1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098人,374户。村两委成员10人,党员34人,村民代表46人。50年代至80年代分布在本村的自然村有三透、凤翼、张家、十份里、墙里、西边、毛家桥头等小地名。
中扇新村基本情况
温岭市石桥头镇中扇新村,是石桥头镇城镇覆盖区村,现有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1015.3亩。全村共20村民小组617户,村民1956人,党员64人。中扇的地名由来已久,据传光绪年间,因其地形像弓箭,取名“弓箭”,同时本地方言“弓箭”与“中扇”谐音,后逐渐更名为“中扇”,中间曾使用过“中先”等名称。1912年,中扇新村被称为“第八保”,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更名“第八村”,1957年公社化时期又更名为“红星社”,1978年,中扇新村被拆分为中扇与大甲头两个村,进行分村管理,成立了“中扇村”和“度甲头村”,2018年2月,通过村庄融合,中扇村和大甲头村重新融合,更名为现在的“中扇新村”。在新任村两委的带领下,以新村融合为发展契机,中扇新村紧抓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同时通过新村村庄规划调整,盘活村闲置用地、建设村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实现新村环境面貌的大提升,先后荣获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农村党风廉政建
设示范村、浙江省美丽宜居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台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温岭市美丽庭院建设示范村等诸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