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好人!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温岭 [切换]

      城西街道各村村史村情

      2023-10-19 17:10:49发布,长期有效,174浏览
    • 收藏
    • 置顶  |
    • 举报  |
    • 区域:温岭
      • Q Q:867735559QQ在线交谈
      • 联系人:王苏杰
      • 电话:188****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云好人提醒您: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记录好人好事,歌颂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好人一生平安!本站旗下有《中国好人网》以及各县市《好人网》请记住我们!
    • 信息详情

    发布日期:2023-07-15 09:57 信息来源:大数据发展中心


    吴岙村基本情况

    虞溪虞岙吴岙,群山环抱,文明而古老,大岭小岭吴岙岭,闻名温岭。吴岙村位于城西街道西部,温岭市工业城南部,全村7O2户,现有2O23人。千年虞溪,直流而下,悠悠古道,贯穿全村。古时最早居住于此的邵氏人,智慧勤劳,少卿邵诚,举人邵恒,经魁坊,擢秀坊记载着曾经的辉煌,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思想,一直激励着范氏后人。范鼎山,范朝镇,范恒辉捐学田,创学堂,好助人的义举在历史上留下了光采的一页。

    具有独特历史及艺术价值的民间杰作《大平抗倭图》出自本村明朝画家周世隆之手,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吴岙更是著名武术家,中国太极拳名师,〈形意四象拳〉创始人范亚夫生的故乡。历史名人不胜枚举。

    解放后,吴岙人民兴修水利,开荒垦地,修路建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吴岙人,走南闯北,经商办企业,成了浙江工量刃具生产的发源地之一。曾经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现代化工业园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了企业里的工人。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着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各级领导,乡贤及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建起了文化礼堂,筹措资金100多万,建绿道,修古井,建长廊,造凉亭,搭舞台,为村民提供了集健身休闲,娱乐旅游,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五水共治,环境整治,彻底改变了乡村面貌。相信不久的将来,吴岙村将成为乡村的旅游点,城市的后花园。

     

     

     

     

     

     

     

     

     

     

     

     

     

     

     

     

     

     

    芝岙村基本情况

    芝岙村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东大门,是连接太平、城东、城西三个街道的关键节点,也是城市新区发展的必经村落。全村占地面积490亩,共有7个村民小组,371户,总人口1139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00多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超5亿元。芝岙村从2001年开展旧村改造以来,分四批拆除老屋404间,复建完成小康型住宅127套、通天式住宅274间。目前已建成小区总占地面积120亩,总建设用地面积约81000平方米,住宅区、文化活动区、休闲区、运动区、服务区等功能区块齐全。

    芝岙村以村委会驻地芝岙得名。位于乡境东部边沿地区。辖3个自然村 :芝岙、芝岙山头、黄家渭。

    芝岙:地处芝岙山东麓,以山岙得名。位于高洋东南3公里。南距太平2.5公里。多韩姓。芝岙山头:因地处芝岙山头(海拔高近100米),故名。近年陆续迁居山下芝岙。多姓黄。

    黄家渭:其他北傍月河,西近下保山,旧有太平黄家庄园,故名。位于高洋东南3公里,多姓林。

    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山》载:“芝岙,稍在县东,岙内尝产芝...”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是,芝岙地处芝岙山东边山脚,山间平地曾经生长香草,(芝,古书上指香草,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神农尝百草 ,华夏万里香”,“端午习俗,艾蒲仓香”来纪念屈原;到了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已有专辑《芳香篇》,我国古代士大夫有佩戴香草的习俗,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屈原就曾用香草美人来进行比喻,这是离骚最有名的比喻。《离骚》:“余既滋兰之九腕兮;又树慧之百亩”, 在这里香草就是一种比喻,代表忠臣。所以,考证芝岙的地名由来,反映出芝岙先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及十分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

     

     

     

     

     

     

     

     

     

     

     

     

     

     

    王府基村基本情况

    温岭市城西街道王府基村位于温岭城西街道城乡结合部,是温岭市未来中心区,目前市国防大厦、市计生指导站等一大批高级部门建设项目落户我村,东邻银泰城,有S1线站点及多条公交线路,交通十分方便。现有我村6个村民小组369户,常住人口1149人,现任支部、村委会成员10人、党员43名。村小区占地面积117亩,总建筑面积约87000平方米,容积率为1.0,绿化率为30%。规划建设小康型住宅162套,通天式住宅275间。住宅区、文化活动区、休闲区、运动区、服务区等各功能区合理设计,穿插安排,设施相对完善,水电和各种弱电系统管网均实行地埋,雨、污水分流,污水初步净化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充分利用清洁,广泛引进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历史沿革

    公元1348年方国珍起事——五虎门之战

    盐民方国珍,以被诬通海盗,乃与兄弟等聚众数千人入海,劫夺元政府漕运米粮,俘元海运千户德流干实。

    元派浙江省参政多尔济巴勒,率舟师进攻。国珍率部退走,元军追至福建五虎门,国珍拟焚舟登陆逃走,元军多为北方步骑,不习水战,自相惊溃,国珍乘势反击,俘多尔济巴勒,国珍乃通过多尔济巴勒降元。

    公元1350年冬,国珍再起反元

    公元1367年,朱元璋与方国珍浙东之战

    八月,朱元璋以方国珍明献浙东三郡降吴,暗中仍与元政府联系,并供应米粮,乃派朱亮祖率马、步、舟师数万,由杭州进攻温州,九月连占关岭山寨、天台县后。进攻台州,方国英败走,亮祖部追至黄岩,守将哈尔鲁投降,国英入海。亮祖部乘胜下仙居。十月进攻温州,方明善败走。吴军占领温州。朱元璋派汤和率军由绍兴东进。十一月,汤和渡曹娥江连占上虞和余姚,直迫宁波。国珍率部入海。吴军追击,俘其将方惟益等,还军宁波,分军攻占定海、慈溪等县。朱元璋为了彻底消灭方国珍,派廖永忠率水师由海上会同汤和进攻。十二月,国珍投降。

    村名由来

    刘仁,字德元,本黄岩人,进士乙科,历浙江行省郎中。方国珍授浙江行省丞相,德元为其属,然心不亡元,力劝国珍海运资燕。后明太祖率以是憾而杀之。

    王兴,温岭人,元末副使。

    题相府竹

    诗云:相府琅于雨过,满堂清意足吟哦。水晶帘卷春风细,云母屏开爽气多。十万丈夫金作戟,六千君子玉为珂。他年史笔求贞节,汗简流芳定不磨。

    此诗为国珍作,国珍授浙江行省丞相,故称相府,未劝国珍尽忠。后相府屋圯,故称王府基。

    潘省中,太平人,博学高才,尝三中省试。为达兼善所重,每事咨访。朵儿只班统兵欲屠海上民,省中挺身说,以乱者方氏,百姓何罪,乡里得全,后又说国珍反正。国珍纳枢密,郭仁本谗言,于其归途使人杀之于途(应梦虎诗云)。

    看此诗,方国珍称王为浙东,故称王府基。

     

     

     

     

     

     

     

     

     

     

     

     

     

     

     

     

     

     

    西子社区碗头山村基本情况

    碗头山村位于城西街道西北部,与吴山村、螺屿村、神童门村、芷胜村四址交界,村域面积约0.38平方公里。2017年底户籍人口294户821人,集体经济收入172万元。2018年8月,经行政村规模调整,撤销碗头山村,建立西子社区,区域范围为芷胜庄河以东,神童门村山界以西,双桥河以南,五洋路以北。新社区面积0.71平方公里,人口约9705人。成立西子社区党总支,下属碗头山支部、西子社区第二支部,共有党员41人。

    2017年村级换届选举以来,碗头山党支部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017年再全村开展整村拆违,拆除违建3万平方米。今年5月向街道党工委提出开展城中村改造,加快拆迁改造、建设美丽家园。全面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作用,集中力量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顺利完成拆迁签约率达100%。

    原来叫马公乡,以马公桥得名。位于县境西北。乡政府驻地西营距县城4公里。温岭至温西公路经此,设停靠站。东与渭川、莞渭两乡毗邻,南连城关镇西界温峤镇,北接琛山乡。全乡总面积8.93公里。辖8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辖区明清时属第十九都民国时属虞岙乡。1949 年解放1951年建政马公乡;1956年井琛山、焦桐二乡为马公大乡昊岙为其驻地,辖马公、温峤、琛山;1958年分别称马公营、温峤营、琛山营,属温西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马公管理区;1961年成立马公人民公社:1983年改制为乡。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隶属于温峤镇。乡南部为山区有吴岙山、管鉴山、凤凰山等.境西边缘有如堂山尖和碗头山、螺屿等小山山地面积约占2平方公里。余皆水网平原有琛马河、横泾、吴岙泾、漳河头、大水甸等河道。西月河、莞渭河傍乡北部边境经过可通航运。有耕地6479亩,其中水田5184亩旱地1295亩。海塘桔园1263亩.其地有山有水有平原农林牧副渔均衡发展是一个富饶的高产地区。1949年粮食年平均亩产200公斤许,1987年平均亩产606公斤,全年粮食总产量3552吨。乡镇企业有五金铸造厂、绝缘材料厂、塑料制品厂、电子仪器仪表厂、标牌厂、供销经理部等16家,其中村以上企业8家。花边、麻帽是其传统家庭副业。1987年工业总产值785万元,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17.5万元人均收入475元。乡曾有初中1所,小学6所,其中完小4所。卫生院1所,电影放映队1个。各行政村有保健设施。山田里村有明成化以前的青霄寺遗址。

    原碗头山村,以村委会驻地碗头山得名。位于乡境东北,辖3个自然村。曾有耕地545亩,其中水田467亩,主种水稻、番薯。山场100余亩,种植杉、松、毛竹等。碗头山自然村,地以山名。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山》载:“碗头山,山形正圆,象覆碗石白粲然,与罗屿相对,土人呼为饭箩。”位于原温西人民公社西营东北1.5公里。东依如堂山尖,北连碗头山,其旁有清代一孔平铺石桥一白石桥,1955年修建,改称复兴桥。桥畔有井,久旱不涸。东有明万历间僧如地创建的至善堂,又名如堂,现为向阳小学校址。神童门集镇在其东1公里,有轮埠,通全县各镇。多邵姓,其祖先自昊岙迁此,以农为主,兼营杉木、毛竹等林业。

     

     

     

     

     

     

     

     

     

     

     

     

     

     

     

     

    渭川村基本情况

    渭川村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东面,共有430户,总人口1304人,主要姓氏以陈、黄、林、李、程、汪、潘等几个大姓组成。村里设有19个村民小组,有党员50人,占地总面积980亩,主导产业为米面、年糕加工。

    渭川村靠山靠水,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周边有温岭办证中心、温岭银泰城、温岭市博物馆、温岭市机关幼儿园、温岭市图书馆(在建)、温岭市文化馆(在建)等。为让渭川村民能够深入融入周边浓厚的文化氛围,渭川村文化礼堂于2019年底建成,并配备文化礼堂管理员一名,每月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村民生活。

    另外,为适应温岭市城市新区规划,配套村周边文化气息,渭川村引入了智慧村庄建设,以打造渭川村高档村居小区为目标,建立一体化指挥平台,对村居设立了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人员车辆卡口、信息卡口、移动巡防、报警联防等建设,实现村居重点公共区域网格化管理。

    近年来,在村党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居人民安居乐业。

     

     

     

     

    鉴洋村基本情况

    温岭市城西街道鉴洋村地处温岭市北郊,位于温岭城乡结合部,东临中华路,南接九龙大道,五洋路穿村而过,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是未来城市化推进的中心区域。本村是以农业人口为主,并逐步向非农转变的典型村。全村村域面积678亩,共辖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16人,合计413户。

     

     

     

     

     

     

     

     

     

     

     

     

     

     

    神童门基本情况

    神童门村地处城西街道西北面,东邻鉴洋村,南背合岙村,西同碗头山村一山之隔,北有芷胜庄村。面积约1平方公里余。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城西大道,东西向阳光大道穿插村中,北兴路紧邻村东,有双桥河在村北,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城西大道以西地块被市规划局初步划定为高档住宅区,可以容纳一万多人居住。本村现有在册人口1280多人,加上因读书购房等各种原因外迁的人员,总共人口1400多人。全村经济目前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相信神童门村日子会蒸蒸日上。


     

     

     

    莞田村基本情况

    莞田地处城西街道东南部,东与太平街道北山村相接,南与太平街道岙底胡村接壤,西与城西街道西岙村相接,北连城西街道上林村。境内交通方便,温江路穿境而过,有城西卫生院、市第五中学、繁昌中学、港源华庭等有名建筑。莞田人口1043人,有14个村民小组,323户,两委成员9人,村民代表40人,党员35人。


     

     

     

     

     

     

     

     

    螺屿村基本情况

    螺屿村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西北侧,东邻芷胜庄,南连碗头山,西接横泾堂村,北通洋潘村、芜渭童村、芷胜庄村。地域面积0.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460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2002年以来,螺屿村启动整村拆迁,村容村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市委、市政府和城西街道领导的重视支持下,自东向西的中心大道和南北走向的工业城一号路等主干道路相继建成,昔日交通堵塞、通行不便的处境得到彻底改善。随着地理优势的凸现,西子花园商住大楼跻身村内,高高耸立的12幢摩天楼相继建成,又将螺屿村这块土地装点得更加亮丽多姿。

    螺屿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2008年的台州市高考状元李宣成(李宗森之子),航天、航空战线的刘柔妮(刘国秋之女)、王健志(王仁明之子)。还有许多才俊曾在机关和基层供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各条战线都有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人才。是这方水地让他们休养生息,是这方土地滋养了他们的品格,锻造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村名由来

    螺屿村原有上段、下段、前蒋三个自然村,南北间有一自东向西延伸的小山丘,形似螺蛳。据传,远古时期,此地是海洋中的一座孤岛,周边滩涂螺狮、贝壳居多,故称螺屿山;村名亦由此而来。

    螺屿村明朝年间就有人在此聚居生活,现居住着李、邵、王、陈、刘、蔡、曾、叶姓的后裔。“庄东”就是当时年代的村级领导人,以绅士来担任。民国时期以“保”为行政区域,辖芷胜庄、新基、前蒋、螺屿、碗头山、大卜殿、马公桥为同一单位,后芷胜庄、新基为一保,螺屿(上段、下段)、大卜殿、马公桥为二保。碗头山为三保。解放后,上段、前蒋划入一村,下段划归二村,1958年,上段、下段、前蒋组建成螺屿大队。1968年 螺屿大队改制为螺屿村。

    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建立农会,设立代表团、农会,民兵、妇女会、儿童团组织。一村辖上段、前蒋、芷胜庄。二村下段、碗头山、大卜殿、马公桥。代表团主任陈香凤,会长陈仁忠(大卜殿人)。

    1953年,经历互助组、初级社。1955年, 建立高级社,辖芷胜庄、新基、前蒋、螺屿、碗头山、大卜殿、马公桥为同一单位,党支部书记陈香凤,社长李洪海,监察主任李满富。人民公社时期(1958年),以生产大队为编制。芷胜庄、新基为芷胜庄村。碗头山、大卜殿、马公桥为碗头山。前蒋、螺屿为螺屿村。建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为村级主要领导人。陈香凤为书记,李洪海为大队长。下设生产、治保、民兵、青年、妇女等机构。1966年,邵维聪任党支部书记,李洪海任大队长。后任党支部书记的有邵宗其、邵连生、李仁春、邵云生、刘荷明。后任村长的有邵道全、邵云生、邵成荣、刘荷明、陈美定、陈军卫。

    2002年,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在螺屿这块土地上演绎了一曲“愚公移山”的壮举,搬迁了螺屿山,规划并建造了宜居新村落。村民居住点由此开始由分散走向集聚。

    随着利欧、鑫磊、钱江等一大批企业的相继进驻,有力推动了劳动力的安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下岙村基本情况

    下岙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下岙村的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了反抗压迫、剥削,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反抗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斗争。全国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组织农会、成立民兵,开展剿匪斗争,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士地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运动。为了新中国的交通甘于奉献:1993年,下岙村让出8亩土地用作横泾、螺屿、芷胜庄的村村通公路;1997年让出下岙小学的房屋和土地给温峤镇;1998年温江公路拓宽,又让出几十亩土地。下岙村的广大群众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在家的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外的认真工作,奋力拼搏。此外,更多的群众在经济建设中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高洋村基本情况

    高洋村地处城西街道北部位置,东临下洋应村,西邻芷胜庄村,合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485亩,共1347人,合计538户。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为村留地出租,共 59.69万元。

    高洋村与渭川村、合岙村、下保宅前村、鉴洋村、上林村、莞田村、王小田村、下保渭渚村、吴山村、芝岙村、螺屿村、芷胜庄村、下岙村、王府基村相邻。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

    首发网址:http://wenling.yunhaoren.com/guaikuang/19514.html
    查看全部温岭概况信息
    发布一条温岭概况信息

    • 您可能感兴趣
    • 温岭新发布
    18861362223